产品特性:阻燃无卤 | 产品名称:氢氧化铝粉 | 产品等级:工业级 |
品牌:东超新材 | 是否危险化学品:否 | 含量:99.5 |
是否进口:否 | 产地:东莞 | 用途:涂料、塑料、热界面材料 |
包装规格:25kg/袋 | 执行质量标准:国标 | 产商/产地:东莞 |
型号:DAH-10 | 目数:1250目 |
氢氧化铝(DAH)添加策略以提升材料阻燃性能及直流电缆安全标准
氢氧化铝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无机阻燃剂,在提高材料阻燃性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如何添加氢氧化铝以发挥其阻燃作用的方法,以及对直流电缆阻燃方面的要求进行了一些阐述:
东超新材料氢氧化铝的添加方法以发挥阻燃效果
为了确保氢氧化铝能够有效地发挥阻燃作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添加策略:
添加比例:通常需要将氢氧化铝的添加量控制在40%以上,这样才能***展现出其阻燃效果。这是因为氢氧化铝在高温下分解吸热,产生的Al2O3有助于促进材料炭化,从而提高阻燃性能。
分散均匀:在聚合物材料中,氢氧化铝需要均匀分散,以确保阻燃效果的一致性。良好的分散性还可以避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弯曲或发白现象。
加工性能:氢氧化铝在树脂中的加入不会影响其成型加工性能,其自洁效果还能防止树脂粘附在压延机辊筒上。
协同效应:氢氧化铝可以与其他阻燃剂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直流电缆阻燃方面的要求
在直流电缆的阻燃应用中,氢氧化铝的以下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分阶阻燃:通过不同电阻指数的原料构成分阶阻燃,可以提高原料的使用比例,特别是提升外层的电阻指数,这对于电缆的阻燃性能至关重要。
电阻控制:阻燃值不宜过小,以防止漏电电流增加,导致电能浪费和热击穿风险的增加。适当的电阻值可以减少热量的产生。
电场均匀分布:为了防止电晕放电,需要通过在导电线芯外层包裹导电橡皮或半导塑料来降低线芯外层的电场强度,确保电场分布均匀。
环境适应性:在表面有污物或水分的情况下,电缆外层的电阻指数需要能够应对不均匀分布的电压,防止局部放电或沿面放电,避免引发故障。
通过合理添加和使用氢氧化铝,可以有效地提高直流电缆的阻燃性能,同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氢氧化铝的煅烧温度对性能有何影响?
脱除附着水
在氢氧化铝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附着水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其含量通常在8%至12%之间。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后续处理的效率,首先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脱除这部分水分。这个过程通常在100℃至11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通过控制加热速率和温度,可以有效地将附着水从氢氧化铝中移除。
脱除结晶水
氢氧化铝中的结晶水脱除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低温阶段(100℃~300℃):在这个阶段,氢氧化铝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伴随着少量的相变和结构重排。
中温阶段(300℃~600℃):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水的脱除速率加快,氢氧化铝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相变更加明显。
高温阶段(600℃~1050℃):在这个阶段,剩余的结晶水(大约0.05~0.1个水分子)被脱除。这个过程需要在动态条件下进行,以防止物料过热和烧结。
晶型转变
在氢氧化铝的脱水过程中,晶型的转变是一个关键步骤。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氢氧化铝从非晶态或无定形态逐渐转变为不同的晶型结构。当温度达到1200℃时,氢氧化铝几乎全部转变成α—Al2O3,这是一种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晶型,广泛应用于陶瓷、磨料和耐火材料等领域。
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比表面积的变化:
在煅烧初期,氢氧化铝的比表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特别是在240℃时,比表面积会急剧增加,这是因为物料内部的微孔结构开始形成。
到达400℃左右时,比表面积达到***值,随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比表面积开始下降,这是由于物料烧结导致微孔结构的塌陷。
灼减率的变化:
氢氧化铝的脱水过程在400℃之前已经大部分完成,主要脱水过程发生在100℃至300℃之间。灼减率的变化反映了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的脱除情况。
粒度的变化:
氧化铝的粒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粒度受原料(氢氧化铝)的粒度、强度、焙烧温度、升温速度以及煅烧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在煅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铝的粒度会发生变化。通常,较低的温度下,粒度较小;而在高温下,粒度会增大,这是由于颗粒的团聚和烧结作用。
东超新材通过复合搭配、表面改性、干湿法一体化等技术,将不同类型、不同形态和不同尺寸的导热粉体糅合,形成一种高性能的导热粉体,可以提高粉体在有机硅、聚氨酯、环氧、丙烯酸、塑料等体系的填充率,形成致密的热路径,从而降低体系的粘度,促进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获得更好的导热性。欲咨询具体推荐方案。